【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霄】河南经济在一季度实现开门红,消费经济爆发是关键支撑。4月18日,河南省政府公布的2025年全省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00.54亿元,同比增长7.0%,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997.78亿元,增长13.6%,高于全国7.9个百分点。
国内零售行业资深观察者鲍跃忠对此“开门红”的看法是,消费力就是河南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河南应抓住此机遇,对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做长线谋划,并建立长效机制,支撑或孵化更多“零售象”“服务象”“贸易象”走出中原,带动二产、一产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7400.54亿元,同比增长7%”,一季度河南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都足够耀眼。这相当于,有40多个胖东来(上年营收规模约170亿元)要忙活一年的销售规模。
鲍跃忠认为,一季度,河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能超过本省GDP增幅,且高于全国平均值2.4个百分点,清晰说明中原区域经济切换发展新动能,以消费经济实现强支撑,走得越来越稳健且自信。
得益于区位、人口基数、交通条件、属地物产等诸多优势,以及胖东来、蜜雪冰城、锅圈食汇等先进服务企业,河南在当下建立了相对优势的消费经济环境与土壤。但河南在享受禀赋红利与优势效应的同时,是否想好如何把这一阶段性优势升级为长线优势?这是鲍跃忠提出的疑问。
在他看来,以前,河南服务企业通过20年“学习+原创+务实”,在超市、茶饮、跨境电商等一些热门赛道成长为优异者。如今,河南服务企业在关键赛道上站到了领跑位,要守住既有优势,并在广袤的大服务业体系占据更多领跑位,就应坚持对供给侧改革的“长期主义”,真正培育出更多本土“象群”。
近年来,全国社会对消费经济、先进服务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条赛道的发展竞争都已充分激烈。时至今日,很多地方职能部门对一家工厂的重视度远高于一家商店,对消费产业经济、“服务业新供给”的认知或因行施策的能力仍有待系统性提升。
“河南发展消费经济的长效机制与长线谋划是什么?不仅河南本土企业在关注,全国服务企业也在关注。”鲍跃忠所期待的长效机制,是区域市场如何厚植发展先进服务业的土壤与养分,如何让服务企业持续获得降本增效、提质增效的资源与条件。这绝不单是靠减税降费就能实现的,而应构建一套系统性且能不断变革的打法。而长线谋划,则是河南商贸流通经济的发展规划与目标,使得有能力在下一批关键赛道上发力并培育出新的胖东来。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同区域内制造业、农牧业的链条带动力很强,这是国内各省都在竞逐的核心目标。因为只有土壤适宜才能长出本土企业或引入外来优秀选手。
责编:王时丹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