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财经丨江顺科技IPO注册获批,一边是三年分红8000万、一边是募资引流?

更新时间:2025-04-03 16:03:00

历经四年徘徊,江顺科技的上市路终于迎来转折。3月2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同意江顺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

然而,从一边大额分红、一边募资补流的“圈钱”嫌疑,到证监会离职人员突击入股又悄然退出的合规性争议,再到毛利率显著高于行业均值的可持续性拷问,江顺科技的上市之路始终与质疑同行。

中国证监会同意江顺科技IPO注册

“战线”拖了近4年,去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跌

江苏江顺精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配件、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精密机械零部件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早在2021年,江顺科技即开启首次深交所主板IPO尝试。2022年7月,首发申请获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

2023年,江顺科技再次递交招股书,2023年9月获深交所上市委会议通过。2024年1月,江顺科技审核状态显示为“提交注册”,随后又在9月提交了两版注册稿,直到2025年3月26日才终于注册生效。

从财务表现来看,江顺科技近年来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92亿元、10.43亿元和11.3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2.85%;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1.46亿元和1.55亿元,复合增长率为5.71%。

不过,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呈现下降趋势。2022年和2023年,江顺科技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31亿元、1.25亿元,2024年仅为4360.52万元,同比下降65.07%。

江顺科技IPO历程

一边大额分红,一边募资补流?

根据招股书,江顺科技此次拟募集资金约5.6亿元,主要投向“铝型材精密工模具扩产建设项目”以及“铝挤压成套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以实现模具和铝挤压成套设备加工生产环节的扩产,同时,江顺科技拟将此次募集资金中的1.2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但在2019年至2021年间,江顺科技曾分别分红3000万元、4000万元、1000万元,合计8000万元。同时,其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82.23%、78.29%、70.75%。2022年至2024年,资产负债率逐渐降低,分别为62.54%、56.75%和52.08%,但整体仍高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因此有声音质疑,江顺科技一方面大额分红,一方面又募资补流,其资金规划合理性存疑。

江顺科技表示,公司现有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靠银行借款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短期借款金额为1.99亿元。未来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及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营业收入将继续稳步增长,对营运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

“目前,随着公司自身生产经营的不断积累,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和偿债能力指标已不断优化。公司计划在上述募集资金到位后使用部分募集资金偿还银行借款以改善公司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和减少利息支出。若此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资金压力将大幅缓解。”江顺科技在招股书中称。

证监局前科员离职1月即入职江顺科技

履历信息显示,江顺科技前董秘肖永鹏曾于2013年7月至2020年5月任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科员。离职近1个月后,肖永鹏入职江顺科技,间接持股0.90%,随后成为公司董秘、高管,2021年2月任公司副总经理。2023年2月,江顺科技IPO获受理,4月,肖永鹏悄然离职、退股。

中国证监会曾于2021年5月专门出台《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2号》,要求中介机构做好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IPO企业的核查工作。根据该指引,离职人员,是指发行人申报时相关股东为离开证监会系统未满10年的工作人员;入股禁止期,是指副处级(中层)及以上离职人员离职后3年内、其他离职人员离职后2年内。

“该指引发布前已离职人员,其入股行为不适用入股禁止期清理的规定,但应按本指引进行核查说明。”该指引还提到,中介机构应持续关注涉及离职人员入股的重大媒体质疑,及时进行核查并提交核查报告。

2024年9月,中国证监会发布《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监管规定(试行)》,自2024年10月8日起施行。新规吸纳上述指引的主要内容,并新增三方面规定:一是拉长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二是扩大对离职人员从严监管的范围。三是提出更高核查要求。

根据新规要求,将发行监管岗位或会管干部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延长至10年;发行监管岗位或会管干部以外的离职人员,处级及以上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从3年延长至5年,处级以下离职人员从2年延长至4年。

对于肖永鹏的入职和离职,江顺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肖永鹏于2020年6月入职,其为公司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和规范运作需求引入的核心管理人员,目的是进一步壮大管理团队,保障公司规范化运作。2023年4月,基于公司的人事安排调整及肖永鹏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经协商,公司与肖永鹏解除劳动关系。

毛利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值,或无法维持

2022年至2024年,江顺科技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8.63%、38.99%和39.09%,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7.38%、37.48%和37.75%。

江顺科技称,报告期内,公司各主要产品在行业内的直接竞争对手均为非上市公司,无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因此公司选取同样以金属模具为主要产品,技术与工艺较为接近,主要原材料种类相近,且营业收入规模较为接近的企业作为同行业可比公司。2022年和2023年,同行业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27.96%和25.89%,明显低于江顺科技。

江顺科技综合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对比

江顺科技表示,一方面,模具产品的定价、生产成本存在一定差异;另一方面,除模具产品外,各公司产品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公司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存在一定差异。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江顺科技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配件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4.31%、41.46%和42.60%,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2.00%、34.42%和33.49%,精密机械零部件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3.19%、35.55%和36.64%。

在对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中,江顺科技提到“较高毛利率无法维持”的风险:“若未来出现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公司未能有效控制和转嫁产品成本、因客户需求变化导致公司现有产品销售结构发生不利变动、公司未能及时推出新的技术领先产品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等情况,公司毛利率将存在下降的风险,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关联交易毛利率低于非关联方

招股书显示,江顺科技与关联方鑫裕装潢、鑫源轻合金、中奕达等企业存在重大经常性关联交易。2024年,江顺科技对上述关联方的铝型材挤压模具及挤压配套设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为34.11%,而对非关联方的销售毛利率则为38.31%,相差4.2个百分点,2023年则相差4.9个百分点。

江顺科技称,其毛利率差异主要受产品销售结构的影响,处于合理的范围内,不存在显失公允的情形,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较小。

江顺科技认为,上述关联企业处于公司行业下游,公司产品质量较高,且经营厂区临近、运输便捷,因此向公司采购铝型材挤压模具及挤压配套设备产品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此外,江顺科技还表示,与关联方进行上述关联交易经公司股东大会确认或审议,独立董事、监事会就此事宜发表了相关意见,认为上述关联交易属于正常的商业交易行为,已经采取必要措施对其他股东的利益进行保护,不存在损害发行人及其他股东利益的情形,不存在对发行人或关联方的利益输送情形。

随着注册批文落地,这场“马拉松式IPO”能否支撑住投资者的信任?可以预见的是,诸多疑问悬而未决,江顺科技在后续上市进程中,将持续面对来自市场和监管的双重审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请向我们报料,报料邮箱:zhongbobaoliao@163.com】

(大众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赵恩 上海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