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一江清水 长江干流川渝段年均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平|川渝河长制五周年

更新时间:2025-05-08 12:28:00

封面新闻记者 柴枫桔 摄影报道

四川、重庆同属长江上游,山水相依,81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将四川6个市、重庆12个区县紧紧相连。守护好这片水域生态,是川渝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5月8日,川渝河长制五周年合作成效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办,会上,通报了川渝两地在河湖长制推进机制、水资源优化配置等多个领域的成绩。

四川省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水利厅副厅长谭小平提到,川渝河流联防联治,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其中,川渝两地坚持全域治理。联动开展污水“治三排”、河湖库“清四乱”、入河排污口整治、阻水片林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230余次,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携手破解川渝两地最复杂界河铜钵河治理难题,长江干流川渝段年均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平,25个川渝跨界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较实施川渝联合河长制前提高4个百分点。

同时,针对跨界流域、农村河湖、中小型水库及城乡接合部小微黑臭水体等,开展省市级联合暗访5轮,发现并整改涉河湖问题429个,跨界河流整体面貌持续改善。

充分发挥“河湖长+”作用,健全水利、公安、检察院等部门联合执法、涉河湖重大问题调查处置等工作机制,联合开展执法行动100余次,相互移送案件线索16件,依法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

川渝两地共同投资11亿,实施琼江治理项目96个,建成文化景观、亲水休闲等设施100余处,成功创建琼江省级幸福河湖,打造花漫琼江、彩虹滑道等景点,每年吸引游客超百万。

除此以外,川渝两地强化科技赋能,联合绘制《川渝跨界河流特性图表集》,涵盖51座重要水利水电工程、10个生态流量国控断面、25个水质国控断面等重要信息,实现跨界河流“一张图管理”,为各级河长开展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在琼江(遂宁段)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工作,建立水利模型8套、知识库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7座,建设水雨情数据汇集、河湖健康预报预警等“三汇”“四预”数字孪生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