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合水县立足实际,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通过打造瓜菜种植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近日,记者走进吉岘镇九顷湾村丑丽红家的大棚内,黄瓜长势喜人。丑丽红正通过网络直播向线上网友展示大棚的种植环境,介绍专属尝鲜套餐,现场试吃、采摘、打包。
今年,丑丽红共种植黄瓜、甜瓜各1棚,并育了1棚瓜菜苗,她以创新思维经营,采取“互联网+现代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增加了自家农产品的知名度,拓宽了销售渠道,提升了经济效益。
九顷湾村是合水县瓜菜种植基地之一。近年来,九顷湾村利用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改变传统种植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带动和错峰、错季种植等措施,大力推广集约化育苗、瓜菜种植等,不断提升土地经济效益,拓宽群众增收渠道。2025年,全村计划种植各类瓜菜1250亩,培育瓜菜苗 300万株,目前设施大棚已全部完成移栽定植。

近年来,段家集乡也将设施农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聚焦食用菌产业延链补链,招引企业在枣洼村、北头村、小川村流转土地350亩,全力打造3个食用菌生产基地,种植羊肚菌、香菇、平菇等菌类,通过“基地+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多渠道助农增收。
段家集乡综合执法队副队长计龙龙说:“全乡共搭建菌棚220座,年生产菌棒达到1800万棒,食用菌年生产值达到1000万元以上,三个企业能够吸纳周边群众务工达到300人以上,为3个村集体分红能够分到100万元以上。”
设施农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合水县持续深耕产业结构优化,聚焦打造蔬菜种植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坚持用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绿色化、智能化理念推动现代设施农业发展,采取“基地+村集体+农户”全模式发展,为设施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有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5处蔬菜生产基地,瓜菜年种植面积达10.37万亩,建成8处食用菌生产基地,690座食用菌大棚。
记者:陆洋 李晓宁
总监制:王廷斌
监 制:邱晶晶 张玉峰
责 编:李迪娜 王妃
编 辑:赵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