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7日上午,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机械设备、药品、自行车配件等货物的国际货运班列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金隅铁路专用线缓缓驶出,今后将实现每周1班开行,标志着北京至中亚地区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正式进入“常态化开行”阶段。此举将进一步畅通亚欧大陆物流通道,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
据悉,本趟班列的货物来自京津冀地区,总货值2800多万元,货重1100多吨,由北京新陆港供应链有限公司组织,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承运,将经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预计10-12天抵达目的地塔什干。
“北京中亚班列常态化运行后,将实现每周1班常态化开行的稳定班期。”北京新陆港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至宇表示,相比传统运输和空运方式,中亚班列在运输时间、成本和稳定性方面拥有显著优势,将为京津冀地区外贸企业提供一条高性价比的跨境物流通道。
3月19日,北京市首趟中亚班列正式开通。作为运营方,北京新陆港供应链有限公司立足首发线路的测试,在国铁北京局、北京海关等部门支持下,对货物集结、计划下达、车板调度、海关报关等环节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北京中亚班列常态化开行,助力京津冀企业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如意
流程编辑:U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