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讯(记者寇国莹 见习记者李靖恬)日前,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太行研究院”)在保定正式揭牌成立。与此同时,中固时代固态电池中试线加紧建设。“研”“产”并进,标志着保定大力推进的固态电池研发—中试—转化—场景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步入新阶段,本地化固态电池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固态电池因其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和循环寿命长等优势,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领军者。但要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跨越,仍需突破技术、成本、供应链等多重关卡。
拥有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两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保定,在新能源领域有着深厚积淀。这里已构建起“风光氢储输”完整产业链条,正在全力打造“中国电谷”升级版。
保定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康峰介绍,该市聚焦未来能源,坚持场景应用驱动下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路线,高质量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动(动力电池)储(储能电池)一体化”发展,建设新型能源强市。
此次保定市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合作,共建太行研究院,旨在增强产业上游研发能力。该研究院采用“1+3+N”模式建设,即在保定建设1个研究院总部,布局检验检测、研发试验、技术孵化3个平台,并在新疆、山西、内蒙古等地合作共建N个分中心,打造国家级固态电池技术中心,构建从材料研发、中试生产、检验检测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力争成为全球固态电池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引领者。
产业转化同样跑出“加速度”。在中试、生产领域,保定市积极和各能源央企开展场景合作,并引进中固时代、科力远等龙头企业,成立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打通研发—生产—应用路径,转化落地固态电池领域最新研发成果。
6月27日,全省首条固态电池中试线——中固时代项目在保定高新区启动建设。记者在现场看到,3000平方米的厂房已完成水电消防等设施改造,工人们正紧张地进行设备进场前的最后准备。
“这条中试线今年10月投产后,将实现太行研究院干法电极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中固时代董事长付垚介绍,项目未来量产规模可达2GWh。
与中固时代中试线生产车间毗邻的,是科力远10GWh先进储能设备集成生产基地。眼下,该基地一期2GWh生产线已建成投产,智能化设备正开足马力为客户赶制订单。
据悉,太行研究院成立后,将与中固时代、科力远一起,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与合作,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保定正在集聚越来越多的上下游企业,并推动达成合作共建成果33项,加快构建‘1+1+2+N’(即1个研究院+1条中试线+2个生产基地+N个应用场景)固态电池产业生态。”康峰介绍,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三大领域,该市正联合多家央国企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开发、产业链协同、应用场景等多个层面,推动固态电池规模化量产和示范应用。一个引领未来的千亿级固态电池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