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联动多点开花 文旅市场热力十足

更新时间:2025-05-09 10:10:00

水东街游人如织。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惠州商业步行街人头攒动。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惠州西湖成为假期“流量担当”。

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在竞争激烈的文旅行业,“五一”小长假向来被视为全年文旅市场的“期中考”。

今年“五一”假期,惠州举办了200多项文旅活动,不同风格的文旅体验在各地绽放,全面点燃假日消费新引擎,推动文旅体市场实现“人财两旺”,交出一份“热辣滚烫”的成绩单。

从城市到乡间,从旷野到海岸,数百万游客奔赴惠州游玩。数据显示,“五一”假期(5月1—5日),惠州全市共接待游客322万人次,同比增长73.86%;实现旅游总收入23.02亿元,同比增长76.26%。

游人如织

三项旅游数据再创新高

山海相依,还有千年古城、繁华商圈和美丽乡村,惠州得天独厚的旅游禀赋正在被越来越多人看到,假日文旅市场呈现热力澎湃的景象。

“‘五一’假期,超322万人次游客涌入惠州,其中过夜游客占比就高‌达38%。”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州旅游人次、旅游收入、过夜游客数创近三年新高,增长率连续3年超两位数,呈现出全域增长、多点开花的火爆态势。

“本以为找到了宝藏小众旅游城市,结果还是很火爆,人一点也不少。”来自湖南的大学生吴青坐高铁直达惠州后,直言还要再来,“惠州西湖和红花湖的风景很是漂亮,假期阳光明媚,怎么拍照都很出片,而且都是免门票的,非常适合大学生穷游”。

作为惠州市区的国家5A级景区,惠州西湖成为假期“流量担当”,可谓游人如织。再加上西湖灯会和乘船夜游两套组合拳的加持,惠州西湖日均接待游客量超13万人次,5月2日当天接待游客就多达17万人次。

“虽然前往巽寮湾的路程一直堵车,虽然是阴天,但这片海还是值得的,沙滩很细腻,‘橘子海’一般的日落绝美。”游客秦女士从深圳自驾而来,成功追到巽寮湾日落后,心满意足地踏上返程。

这是“五一”假期惠州滨海旅游备受追捧的生动缩影,巽寮湾、双月湾、黄金海岸等滨海景区景点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惠州滨海片区游客接待量突破百万人次,占全市比重超27%,在全省滨海旅游目的地排名中也位居前列。

当“反向旅游”不断升温,惠州乡村尤其是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凭借森林康养、温泉度假等吸引全国各地大批游客纷至沓来,赏山水、品乡宴、享野趣的“慢”生活成为出行热点。

数据显示,惠州南昆山、罗浮山等核心景点流量直接“爆棚”,所在县区累计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同比增长48.67%。

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红利释放,来华旅游的境外游客越来越多。移动大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惠州境外游客约10万人次,同比增长103.8%。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障游客假期体验,惠州持续开展文旅市场秩序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导游乱象、强制消费、不合理低价游、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假期文旅市场整体平稳安全有序,让游客玩得开心又放心。

文博游升温

文博场馆迎客超25万人次

从文化展览到文旅剧演出,从非遗体验到文创集市……“五一”假期,惠州推出200多项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打造了一场场“市县联动、全域覆盖”的文旅盛宴,将千年文脉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文旅产品,让游客们穿越时光、透过不同视角,解锁“不一样的惠州”。

在东坡故居遗址上重建的东坡祠,惠州创新打造了沉浸式文旅剧《不辞长作岭南人》,通过“戏剧+遗址”的互动展演形式,3天吸引3.2万人次观演,带动景区客流同比提升50%。

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文旅剧《不辞长作岭南人》分为“仿佛曾游岂梦中”“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寓居不改为民心”“天涯何处无芳草”“不辞长作岭南人”五部分,带领游客穿越回到北宋绍圣元年,体验东坡当年的市井生活,体会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的惬意场景,了解东坡在白鹤峰买田筑屋的故事,沉浸式感受东坡在惠州的“躺平”哲学。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假日第一天上午10时多入园,刚好遇上文旅剧演出。”游客Iris直言这台演出的舞台效果还不错,故事也很完整,让她对东坡寓惠的故事有了更好的理解。

在千年骑楼水东街,非遗体验同样构建起全域矩阵——各县区非遗馆联动打造“一馆一特色”沉浸式体验,让市民从指尖到舌尖都来了一场非遗奇妙游。

各县区非遗馆设有公庄祥牛舞、惠东渔歌表演,以及惠州剪纸等技艺体验,还能品尝到黄金酥丸、黄西鱼丸等非遗美食。游客纷纷排队参与其中,其中龙门农民画体验预约爆满,博罗葛洪艾灸体验区更是日均排队超1小时。

五天小长假,惠州文博场馆成为不少人旅行计划中的必游之地——惠州博物馆的“缚娄古国”特展配套考古知识挑战赛吸引数千个家庭参与,惠州市图书馆打造的“惠绘亲子故事会”场场满座,全新升级的惠州东江纵队纪念馆入馆人数近5万。

为避开假期人流,博罗市民杨先生在假期带着孩子来到惠州博物馆开展了一场“研学游”,参观“缚娄古国”特展,了解博罗的前世今生。“我家两个孩子都上初中了,对历史比较感兴趣,于是带他们来了解本土历史,增加对家乡的认识。”杨先生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惠州全市文博场馆也成为热门目的地,5天共接待游客超过2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文博游成为势不可挡的假日新潮流。

文旅场景“上新”

街区商圈点燃消费新引擎

传统街区彰显底蕴,商业综合体创新体验,青年街区引领潮流……当游客不再满足于标准化产品,惠州各地文旅体消费场景迭代升级,新场景、新体验焕发新活力,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文旅消费新格局。

以历史文化为内核,惠州带动水东街、祝屋巷、东坡祠三大传统文旅街区联合举办“夜色惠精彩·相遇山海城”2025年惠州市庆“五一”系列活动,彰显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

其中,水东街凭借“双国字号”(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品牌优势,推出“青春正张扬”流行街舞表演、“武林大会”非遗武术展演等文化活动,日均客流突破14万人次,同比增长23.9%。

位于惠阳的淡水墟文化特色街区,将科技与文化完美融合,数百架无人机在夜幕中作画,单场活动就吸引超5万观众驻足观赏。

作为时尚潮流的风向标,惠州青年文旅街区瞄准年轻消费群体,打造潮流文化聚集地。刚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祝屋巷,通过“乐队live秀+国漫巡游”的创新组合,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前去观看。博罗东江粮仓也推出“美学生活节”三大IP活动,实现“美学+音乐+艺术”的跨界融合。

惠州各大商圈同样创新消费体验,以“商业+文旅”跨界融合,构建全时段消费场景。“五一”假期,港惠新天地打造“烟火市集+寻宝大会”沉浸式体验,接待游客超22万人次;华贸天地聚焦品质消费,客流达20万人次;金山湖中心推出“咖啡节+K-POP随舞”等多元活动,吸引14万人次参与。

这个假期,惠州户外运动消费如火如荼,山、海、湖、林、泉等自然资源大放异彩,徒步、登山、骑行、越野、滑板、轮滑、帆船、游泳、滑翔伞等“水陆空”立体化户外运动生态持续升温,市区绿道碧道、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滨海栈道等地方,随处可见市民游客矫健的运动身姿。

惠州各地的商业运动场所同样迎来客流高峰,惠州会展中心、玩猴运动空间等大型体育综合体基本都是满场状态,印象城2000平方米运动公园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全民健身的运动氛围全面拉满。

南方日报记者 糜朝霞

通讯员 谭文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