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潼侨启动“家训潼传”主题行动,推动优良家风建设

更新时间:2025-04-04 11:51:00

在乡村历史风俗中找到文化振兴的密码,以家训承载家风,用文化温润心灵。4月2日,在仲恺高新区潼侨镇宏村村,潼侨镇“家训潼传”主题行动启动仪式暨宏村村“太公分猪肉”活动举行,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太公分猪肉”习俗迎来传承与创新的融合。镇村干部、村民、学生等百余人参与了这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盛宴。

  “太公分猪肉”习俗承载敬祖孝亲乡风

  早上7时许,晨曦初露,空气里还带着一丝凉意,宏村村委会早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上千斤的新鲜猪肉正在等待处理。切肉、放料、翻炒、控温、炖焖……长者现场指导,后生们负责具体工作,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宏村村委会逐渐变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活动现场举行家训牌匾认领仪式。图片由通讯员张惠琴提供

  村民们告诉记者,“太公分猪肉”的习俗最初是为了祭祖追思、感恩祖德,发展到如今,已成为展示潼侨镇及宏村村经济发展面貌的一扇窗口。每到清明前夕,村里就会准备好足够的猪肉等物品,提前加工好分发给村民。这一习俗历经世事变迁,流传至今,成为了宏村村敬祖孝亲乡风的生动缩影。

  下午3时许,随着声声锣响,村民们陆续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有的走路拎着锅盆来,有的骑着电动车,有的开着小轿车……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气氛热烈非凡。村民们有序排队,按人头依次领取已经烹煮好的黄焖猪肉。领到猪肉的村民心情愉悦,喜笑颜开,大家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家族之间的纽带维系和乡村的温暖。

  “宏村村‘太公分猪肉’活动是爱乡爱家精神的一种体现,是良好村风民风的一种传承。同样,好的家风家训也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在活动现场,潼侨镇党委书记邱吉航回顾了“太公分猪肉”习俗的由来和历史,并介绍“家训潼传”主题行动的背景意义和工作计划,向在场村民发出了传承好家训的倡议。

  打造“先锋聚能·潼心筑乡”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品牌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家训牌匾认领仪式。镇村干部为老党员、学生代表等送上刻有自家家训的专属牌匾,大家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有意义的时刻。其他村民也纷纷到家训展板位置认领家训并进行登记,后期村委会将统一制作牌匾送上门。

  老党员代表张建生分享了自家“以责立身,乐天知命”的家训,他表示,家训对家人尤其是年轻一辈有着良好的教育意义,教导大家做人做事要有担当,面对困难挫折时保持乐观心态。

  “今天的家训活动让我很受教育。我们家的家训是‘家有诗书,世代留芳’,它告诉我,读书是家庭长盛不衰的基石。”宏村小学六年级学生张天宇说。

  村民代表张谭旺结合“铁血铸军魂,忠勇报家国”的家训内涵,就如何践行家训进行发言,并对年轻一辈在传承家风方面提出了殷切期望。

  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宏村村作为唐代名相张九龄后裔的聚集地,有着丰富的村训家训资源,形成了热情、团结、忠厚、向上、刚毅的精神风貌。从长期保持区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检查排名前列,到齐心协力实现空置厂房去化、提高集体经济收入,良好民风乡风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潼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晓敏表示,今年潼侨将重点打造“先锋聚能·潼心筑乡”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品牌,“家训潼传”主题行动是其中重要一环。通过开展定家训、晒家训、品家训、守家训活动,推动家风建设,以优良家风带动形成“户户好家风、村村好民风、处处好乡风”的文明新气象,助推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惠州日报记者钟玮 通讯员钟明宽 陈瑞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