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金凤区:聚力乡风文明培育 为乡村振兴增效赋能

更新时间:2025-05-23 13:11:00

  创新培育“百姓之家南墙根”“王姨母说彩礼”等移风易俗宣讲品牌;组建“移民妇女合唱团”展现新农人精神风貌;提升改造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村史馆等文化服务阵地……近年来,金凤区将文明乡风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深度融合,通过实施移风易俗工程,推动农村精神文明焕发新活力,为乡村振兴增效赋能。

  “朋友们,您听我说,花了大钱备酒席,吃得身体都不适,铺张浪费不文明……”近日,金凤区丰登镇联丰村的“联丰大妈快板说”又开始了新一期移风易俗宣讲活动,小区凉亭下边拉家常边表演,熟悉的地方,淳朴的乡音,“联丰大妈”说得起劲,居民听得热闹。“这个队伍里的成员也都是我们小区爱热闹的人,大家都熟悉,创作的节目说的都是心里话。”一位居民笑着说。凉亭里的居民拍着节拍,一个个听得十分专注。从最开始“枯燥乏味”的“高大上”宣讲,到如今“接地气”的“乡言乡语”,金凤区不断尝试创新宣讲形式,以老百姓更易于接受的方式,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扎根基层、深入人心。

  “来到了黄河滩,喝上了黄河水,心里头美得呀……”这首《幸福的花儿把心唱美了》合唱歌曲,是金凤区良田镇“移民妇女合唱团”的拿手曲目,这个成立于2020年的移民妇女合唱团有队员50多位,平均年龄43岁,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已经参加了大大小小四十多场演出。从最开始的张不开口,到现在自信满满、落落大方,五年来,合唱团成员惠菊花见证了农村移民妇女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之路。文化浸润给她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文化上的享受,展现了新农人的精神风貌。除了歌唱美好生活,金凤区还连续六年开设“农村妇女扫盲班”帮助1840余名妇女提笔认字;针对乡村青少年素质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开展“小橘灯未成年人职业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寒(暑)假公益大课堂等活动。金凤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分众化、分类化主题活动,实现“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近年来,金凤区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25年共提升改造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村史馆等文化服务阵地5处,年均组织举办乡村文明实践大集、社火大赛、村晚、农民运动会、广场文艺汇演等活动300余场次。同时用好“积分超市”载体,以举止文明、家庭和睦、庭院整洁、乡里互助、志愿参与五大维度对村民进行积分评定,实现“存美德、挣积分、换奖励”,切实将“积分”转化为群众响应移风易俗、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源泉。“文明家庭”“移风易俗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典型选树活动更是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敬老孝亲、邻里和睦深入人心,以典型为引领,实现了“左邻右舍”向“示范榜样”的转变。

  “截至目前,金凤区累计创建自治区文明村镇4个,银川市文明村镇2个,金凤区文明村镇11个。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良好氛围,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精神动力。”金凤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