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链接慈善,共助患者“挺直腰杆”!7名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在港大深圳医院获公益诊疗资助

更新时间:2025-04-21 15:0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港深医信

4月19日上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港大深圳医院”)联合智善公益基金会举办第二届脊柱畸形公益诊疗活动。智善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苗强、智善公益基金会“星昕慈善基金”捐资人谢菲女士、港大深圳医院骨科医学中心主任陶惠人教授及医护团队,与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140余名脊柱畸形患者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7名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获手术费用资助,123位脊柱畸形患者获脊柱全长 X 光片费用捐赠。

脊柱畸形影响身心健康,7名极重度患者获手术费用资助

脊柱畸形是威胁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成长杀手”,发病率高达2%-3%,尤以10至16岁青少年高发。脊柱侧弯等畸形不仅影响体态美观,更可能导致心肺功能受损、慢性疼痛甚至瘫痪,对患者身心造成双重打击。活动现场,陶惠人教授强调:“家长若发现孩子双肩不等高、背部不对称或弯腰时脊柱倾斜,需尽快就医。早期干预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避免错过黄金矫治期。”

陶惠人教授致辞。(郭力铭 摄)

港大深圳医院脊柱畸形公益诊疗活动延续“中国梦·脊梁工程”公益项目的支持,智善公益基金会为患者捐赠脊柱全长X光片费用,并为7名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每人提供最高5万元手术费用援助。苗强表示:“项目启动十余年,已帮助数千名患者重获健康,未来将继续与港大深圳医院深化合作,惠及更多家庭。”

港大深圳医院医院始终秉持“病人为先”理念,依托深港合作优势,聚焦高难度脊柱矫形手术,去年医院完成脊柱畸形手术超150例,受到患者的普遍肯定。

曾经身体弯成了一个“C”字,如今自信拥抱生活

参加义诊的患者来自广东、广西、四川、新疆、内蒙古等20余个省市及香港地区,包括百余名术后复诊者和50余名初诊者。

曾经因极重度强直性脊柱炎“折叠”的康复患者阿水也来到现场进行复诊。从13岁开始,阿水就感到身体经常疼痛,17岁时他出现腰痛,因为弯腰时可以缓解,不知不觉后背就越来越驼,久而久之脊柱严重弯曲。32岁时,阿水连头也抬不起来,脸几乎贴到肚子上,能看到的世界,几乎只剩地上的两三米,整个身体弯成了一个“C”字。经过陶惠人教授团队三次手术“截骨重生”,如今阿水已经打开“折叠”人生,如愿到了工厂上班,靠自己的劳动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阿水感动地说:“陶教授团队让我终于可以直起身走路,不仅给了我健康,更让我对生活有了信心。”

像阿水一样到现场复诊的患者,更像是与医生团队“久别重逢”的聚会,问诊、检查、康复指导,现场忙碌有序。陶惠人教授带领脊柱外科专家团队,耐心细致地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结合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者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专家们还提供了专业且贴心的康复指导和建议,指导患者从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入手,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陶惠人教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公益行动,帮助更多患者‘挺直腰杆’,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加关注脊柱健康问题。”

港大深圳医院骨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脊柱外科团队由国际知名专家张文智教授、陶惠人教授领衔,擅长脊柱畸形和脊柱微创等先进脊柱疾病治疗方法。脊柱畸形公益诊疗活动不仅为众多脊柱畸形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进一步彰显了港大深圳医院与智善公益基金会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坚持和努力。自双方建立合作以来,已共同为众多患者搭建起了通往健康的桥梁。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共进,不断探索创新,为需要帮助的脊柱畸形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医疗救助服务,让更多的脊柱畸形患者能够挺直脊梁,拥抱美好的生活。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港大深圳医院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