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以深化“三个年”活动、打好“八场硬仗”为抓手,持续打造“投资中国·选择陕西”品牌,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三星半导体、隆基绿能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顺利落地,为构建陕西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新动能。
但对照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我省招商引资工作还存在产业靶向招商精准度不足、要素资源整合效能偏低、数字化招商支撑能力薄弱等问题。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时代背景下,招商引资正从“拼资源、拼政策”向“拼服务、拼创新”深度转型。而数字化招商如同强劲“翅膀”,为这一转型注入智慧动能,推动全省经济聚势腾飞。为此,建议:
绘制动态产业图谱。借鉴东部沿海省市“城市大脑”经验,整合科技、农业农村、工信、自然资源、税务等相关部门数据,构建涵盖产业链全景、企业分布、技术需求的“数字孪生”系统。开发产业链全景图、技术路线图、招商作战图和目标企业库、创新资源库,为产业链精准施策、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化支撑。
搭建智慧招商平台。建设我省招商引资云平台,嵌入及运用AI算法实现“企业需求—本地要素”双向智能推荐的智能匹配系统,通过VR技术实现项目线上考察的虚拟园区系统,全面构建“智能匹配—线上考察—政策赋能”的全流程招商服务生态,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向精准化、高效化、智能化升级。
创新云上招商场景。建立“产业大脑”分析系统,运用大数据筛选目标企业,精准推送招商政策,提升项目对接成功率。建立“云推介—云洽谈—云签约”全流程服务机制。参考深圳“24小时不打烊”招商模式,开发我省“招商助手”小程序,打造“指尖上的招商利器”。
夯实数据要素支撑体系。统筹建设省级招商引资数据中心,破除部门数据壁垒,构建数据资产化运营机制,实现产业图谱、土地资源、政策工具等核心要素动态集成。
创新数字化评价机制。构建“过程管控+质效导向”双维度评估体系,提高数字化招商指标在应用中的占比。依托招商数据平台搭建智能监测看板,对项目对接转化率、资金到位率、产业链匹配度等核心指标实施全流程动态追踪,推动招商工作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强化政策制度供给保障。设立数字招商项目资金池,重点支持智能招商平台建设、数字化场景应用及新型技术工具开发,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给予定向补贴。研究出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实施细则,探索建立数据交易收益反哺产业招商的良性循环机制,增强数字化转型的政策牵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