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瘦成闪电”到健康“减负”,淄博开启“享瘦”新潮流

更新时间:2025-04-08 08:14:00

“减重就是‘减负’。”4月3日,淄博高新区火炬公园的锻炼人群中,59岁的张立语气笃定地告诉记者。退休在家的她,体重一度从120斤涨至140多斤,“不怕您笑话,上了年纪再发胖,各种毛病都找上门。我打算减重20斤,这既是给自己身体减轻负担,也是为儿女减轻负担。”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普及,如何“健康”地为健康买单,怎样实现科学减重、享“瘦”生活,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

社区建起“减重群”

“张阿姨,来打卡啦!”“索老师,您能在我们晨跑时帮忙指导一下热身拉伸吗?”在淄博高新区万杰路社区,一个名为“体重管理互励群”的微信群,成了居民健康生活的“线上阵地”。

“3月21日下午5点建的群,当晚就有40多人入群,现在已有80多人。”万杰路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金沙沙向记者展示了她手机中置顶的“减重群”,“体重管理需要长期坚持,社群能提供互助氛围和专业指导,帮助居民少走弯路。”

万杰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飞告诉记者,该社区常住人口加上企业职工和商户,总数已超11000人,要让大家成功实现体重管理,专业指导不可或缺。为此,万杰路社区与辖区内的运动休闲机构索索瑜伽普拉提馆合作,争取到免费的专业瑜伽教练指导服务。

“从业22年,我深切感受到,大家在运动锻炼、健康消费方面,变得越来越理性了。”索索瑜伽普拉提馆主理人索荣霞说,“许多人不再单纯追求瘦成‘一道闪电’,而是更加注重自身身体功能的提升、肌肉量的增加以及精神状态的改善。这一转变,无疑是健康消费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微信健康社群不仅能提供一个锻炼身体、交流互动的良好平台,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后续,我们还会持续开展线上和线下活动,增设羽毛球、乒乓球、爬山、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样的项目。”陈飞说。

“为健康花钱,特别值”

在火炬公园健步道上,记者碰到了和“搭子”一块儿来锻炼的陈学璋。“我们是在健身房‘举铁’时认识的,因为对健身有着共同的热爱,很快就成了好朋友。”陈学璋告诉记者。

“去年办了健身卡后,我坚持每周去健身房锻炼,现在已坚持了7个多月。”陈学璋规律性的健身方式,让他很快在健身房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健身“搭子”。当被问及为何愿意为此花钱时,陈学璋腼腆地说,“就是想身材好点、体质强点,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和生活。我觉得为自身身体素质、为健康花钱,特别值。”

“健身对我而言,是刚需消费,所以我办了年卡。”对于意志不够坚定的健身新手,陈学璋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可以先体验一两节健身课,感受下健身房的氛围,前期没必要过多投入,等确定自己真的有兴趣、能坚持下来,再逐步增加投入。”

记者注意到,如今,中老年群体愈发注重身体保健,纷纷加入晨练队伍、参与体重管理社群;年轻人则逐渐将冰美式换成温豆浆,成为健身房、游泳馆、羽毛球馆的常客。随着大众健康观念的全面升级,消费者在健康消费上不再盲目冲动,而是更加注重品质、效果与自身实际需求。

“健康不是突击战,而是细水长流的习惯。当每个人身心平衡,社会才能真正‘减负’。”索荣霞说。

健康减重成重要课题

2007年-2023年,山东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由31%升至39.2%,肥胖率由13.7%升至25.2%。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健康减重”日益成为重要公共卫生课题。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全民减重的具体目标与切实措施。

“在医学领域,超重与肥胖有着明确的界定标准。”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减重门诊主治医师宫政说,“人体可分为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其中超重被视为亚健康状态的一种表现,而肥胖则被定义为疾病的范畴。”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内分泌科主任李艳玲介绍,肥胖患者往往伴有血脂异常、血糖及尿酸升高、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等代谢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控制,将大大增加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的发病风险。

“在医院减重门诊,患者可接受全面的健康评估。医生会依据评估结果,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减重方案,涵盖饮食调整、运动指导、药物治疗、代谢手术等多个方面。”李艳玲说,“我们的目标是助力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实现科学减重,全方位守护自身健康。”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