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不实举报挫信心 院坝会上 “澄”公平

更新时间:2025-05-21 11:40:00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安宁市温泉街道后山崀村委会的院坝里,几十条板凳围成一圈,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赶来。今天,这里要开一场特别的会议——村党总支书记高某某澄清正名“暖心会”。

“乡亲们,今天把大家请来,就反映高书记的相关问题给大家一个交代。”市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老赵站在院坝中间,手里拿着调查结果,声音洪亮,“前不久,群众反映高书记未将某次公益活动中送给村里适龄儿童的小物品进行公平公正发放有关问题。经过我们认真调查,这一问题不属实!今天,我们当着大家的面,还高书记一个清白!”

话音刚落,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点头,露出了释然的笑容。高书记坐在一旁,眼圈有些发红,他站起来,声音哽咽地说:“感谢组织还我清白,也感谢乡亲们的信任。我做事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大家的支持!”

这是安宁市纪委监委创新开展“院坝澄清会”的一个生动场景。近年来,该市纪委监委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把澄清正名的“会场”搬到农家院坝,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撑腰鼓劲,也让群众听得明白、看得清楚。2024年以来,安宁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院坝澄清会”14次,开展暖心回访36次。

院坝为台,干部群众“敞心扉”。会上,不仅通报调查结果,还现场回答村民的疑问,把政策讲透,把道理说清。“有的干部被举报了,就算查清了没问题,也难免被人指指点点,严重打击了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该市纪委监委信访室负责人说道,“我们把澄清会开到院坝,就是要把事实摆出来,旗帜鲜明为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消除负面影响。”

以案释纪,政策宣讲“接地气”。“以前总觉得举报就是‘一张纸’的事,今天才知道诬告陷害要担责。这样的会开得明白、开得踏实!”参加过“院坝澄清会”的一位村民坦言。

该市纪委监委将纪法课堂搬到“院坝澄清会”,结合案例开展纪法宣传,用通俗易懂的乡音讲解信访举报政策,引导群众依法、如实、有序反映问题。同时,为了让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真正放下包袱,该市纪委监委还专门建立“暖心回访”机制。工作人员定期上门走访,了解澄清对象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帮助他们重拾信心、轻装上阵。

立信于民,架起沟通“连心桥”。一场场“院坝澄清会”不仅是对失实检举控告的有力回应,更是一次次干群双向沟通的实践。现场设置提问环节,村民就村务公开、惠民政策等踊跃提问,干部当场回应并记录待办事项,承诺期限反馈。通过“公开澄清+政策宣讲+民意收集”模式,既还干部清白,又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来源:昆明市纪委监委 安宁市纪委监委 清风春城

责编:高杉

编审:吴晨萍

终审:周健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