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承载和非承载式车身有哈区别?各自适用场景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5-06 07:12:00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导购】假期和朋友聚会,刚提新车的小王忍不住吐槽:“开着新车去乡下,路上遇到个大坑,感觉车身都要散架了!” 一旁开硬派越野的老陈笑了:“你那是承载式车身,哪经得起这么折腾,换我这车,妥妥的!”

同样是过坑,为啥体验差别这么大?事实上,这些看似寻常的场景背后,都藏着汽车工业史上最经典的力学对决——承载式与非承载式车身的百年较量。

先说说承载式车身,现在路上绝大部分的家用车都属于这个 “门派”。简单来说,它没有独立车架,车身和底盘是一体的,就像咱们住的房子,墙和地板是连着的,家具(发动机、变速箱等部件)直接放在屋里。其好处也较为明显,就是 “轻装上阵”,没有笨重的车架,车身重量轻了,油耗自然就降下来了。而且因为重心低,在城市道路上转弯、变道特别灵活,轻松又自在。

大多数轿车、城市 SUV 都是承载式车身结构。在平坦的柏油路上行驶时,这类车车内安静,悬挂系统能把路面的小颠簸都过滤得干干净净,通勤路上十分舒适。同时,承载式车身较高的空间利用率,也让车内后排空间宽敞,全家出游时,行李随便放,坐着也不憋屈。不过,它也有 “软肋”,遇到大坑、烂路,就像细胳膊细腿的书生,硬碰硬容易 “受伤”,车身可能会因为受力不均出现异响,甚至变形。

相比之下,非承载式车身就是越野圈的 “硬汉代表”了。它有个独立的刚性车架,就像给车身穿了一层厚厚的铠甲。发动机、变速箱这些重要部件,还有车身,都通过悬架固定在车架上。

硬派越野车是它的 “头号拥趸”,像普拉多、牧马人,经常出现在沙漠、山地这些 “魔鬼路段”。非承载式车身在越野路况下优势显著,能轻松应对布满石块、沟壑的复杂路面,车架可分散来自地面的冲击力,保护车身。但因为车架的存在,车身又大又重,在城市道路行驶时,转弯、停车不够灵活,油耗也比承载式车身的车高。

除了驾驶体验不同,这两种车身在维修保养上也有差别。承载式车身一旦 “受伤”,维修起来就像给房子 “大修”,因为零部件和车身紧密相连,可能需要整体校正,费用自然不低。非承载式车身就相对 “友好” 一些,车架和车身是分开的,哪个部件坏了,直接拆下来修就行,就像换家具一样方便,维修成本也更低。

最后:

总结一下,?选承载式的3个理由:日常通勤占90%以上、想要更低油耗和税费、喜欢轿车化的操控感受;?选非承载式的理由:经常走烂路/工地/山区、有重度改装需求(升高底盘/加装设备)、就爱硬派越野的霸气外观。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当今市场不乏一些“中间派”,这些车辆往往会采用加强型承载车身+局部防滚架的设计,既保留越野性能又提升公路舒适性。预算充足的话,这种"全能选手"值得考虑。

总之,承载式车身就像温柔体贴的 “城市伴侣”,能给你舒适经济的日常出行体验,适合在城市道路、高速路上行驶,买菜、接送孩子、短途旅行都不在话下。非承载式车身则是充满野性的 “冒险伙伴”,如果你喜欢挑战极限,想去荒无人烟的地方撒欢,那它绝对是你的最佳选择。

所以,下次看到停在路边的车,不妨多留意一下车身结构,就算不买车,了解一下也是不错的。

(979308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