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4日,易森智能装备(北京)有限公司智慧工厂内即将下线的植树机器人。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
4月14日,在位于承德微型智慧创业创新科技园的易森智能装备(北京)有限公司智慧工厂内,各种原材料经切割、焊接、组装等流程,变身为一台台形似小型装甲车的履带式“钢铁园丁”。
“这是用于混交造林的植树机器人,这是种植沙柳的植树机器人,那几台是铺设草方格的沙障机器人。”易森智能装备(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边力军介绍。
围着“钢铁园丁”仔细查看,记者发现,其外部结构并不复杂——前端是挖坑、覆土机构,腹部有装载树苗的托盘和自动取苗的机械手。
“它看着憨憨的,但干起活儿来却手脚麻利。”带着记者来到机器人尾部,边力军打开尾箱门,里面布满各种电子元器件。“机器人的‘大脑’深度融合了北斗定位、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他说。
打开手机App,输入株行距、转弯方式等数据,边力军演示起植树机器人的操作方法。
“它可根据造林设计方案,自主适应平地、坡地、丘陵等地形地貌,自动设计最优种植路线,自动识别和避开障碍物,20秒内完成挖坑、种植、浇水、覆土等种植全过程,可实现全天候不间断工作,效率比人工高多了。”边力军告诉记者,去年,该公司生产的50余台设备“组团”参加了库布齐、阿拉善等“三北”六期工程防沙治沙项目。经测算,与人工造林相比,其造林成活率提升20%、成本下降30%。
易森智能基于团队多年在防沙治沙、生态修复等领域积累的丰富科技成果和海量数据,成功研发出智能植树机器人。2023年,他们将首个智慧工厂落户承德。2024年,北京研发、承德制造的首台植树机器人正式下线。
“今年将有100台机器人投入‘三北’工程,为8万余亩荒漠披上绿装。”边力军说,除了植树机器人,公司新研发的智能管护机器人也即将投产。管护机器人能完成浇水、施肥、病虫害处理等管护任务,可节水50%以上。
承德造“钢铁园丁”还将走出国门。“沙特、阿联酋、蒙古等国客户对产品很感兴趣,公司的沙特利雅得运营中心即将成立。目前,我们正按客户需求,对产品进行优化调整。今年有望签订出口订单300台,产值将达到8000万元到1亿元。”边力军说。(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