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特派员为上蔡县小麦春管注入“科技活力”

更新时间:2025-03-31 17:08:00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3月25日,乍暖还寒之际,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深入上蔡县广袤的田野,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一场春季小麦种植科技培训活动。活动期间还举行了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河南现代高效农业科技创新专家服务基地挂牌仪式。

培训会上,科技特派员们紧密结合上蔡县的地理地势特点,详细讲解了春季小麦及高粱等作物的种植关键技术。内容覆盖广泛,从病虫害防治的实用技巧到科学施肥、灌溉技术的最新进展,特派员们结合当地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为种植户们量身打造了高效、实用的技术指导方案。培训现场气氛活跃,种植户热情高涨,积极与特派员互动提问,而特派员们则以极大的耐心和专业知识一一解答,确保了每位参与者都能满载而归。

培训结束后,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张海燕还为服务单位举行了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的挂牌仪式。这一里程碑式的举措标志着上蔡县在农业科技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将获得来自更高水平专家的持续支持。这不仅为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更为上蔡县开启科技兴农的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四月的到来,上蔡县的小麦迎来了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小麦的茁壮成长,科技特派员们提出了以下针对性的管理建议。

因地因苗分类施策。对于旺长麦田,由于气温偏高可能导致小麦生长过快,建议采取机械镇压或使用生长调节剂控制旺长,肥水管理则推迟到拔节中后期进行。弱苗麦田则需通过追肥、增施微生物菌肥或叶面肥等措施促进弱苗转壮。对于群体适宜、长势正常的壮苗麦田,应以稳壮健长为目标,适当推迟水肥管理时间至拔节期。

科学灌溉与施肥。进入拔节孕穗期的小麦对水分需求量大且敏感。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应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如滴灌、微喷等,并确保在晴好天气的上午进行小水细浇。同时还需注意防范春季冻害,一旦发生冻害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病虫害防治。这一时期需全面监控小麦条锈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及赤霉病等病害以及麦蜘蛛、蚜虫等虫害的发生情况。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配制农药用量,避免植物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同时,使用后的喷药设备需及时清洗以防对其他作物产生药害。

通过河南省科技特派员们的精心指导和种植户的积极配合,上蔡县的小麦在四月份以后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这一系列的科技助力措施不仅为小麦的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更为上蔡县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