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盯上电动船舶大市场 秦诗立:打造好海洋经济与绿色转型“双引擎”

更新时间:2025-04-30 11:02:00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王金帅

【编者按】

从新闻到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

有观点有思想,智慧碰撞把握时代脉搏。

让我们一起《读端》,一起“潮”。

本期嘉宾是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研究员秦诗立。

(Δ视频由AI共同创作)

新能源转型的下一个领域,是航运船舶业。

最近,浙江省政府发布《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大力推广使用电动船舶,联动船舶制造、动力电池等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70多家产学研单位联动,组建浙江省电动船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打造全国领先的电动船舶产业集群。

未来,电动船舶有多大市场?浙江有哪些产业基础?

详情点击>>

涌金楼丨浙江盯上电动船舶大市场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研究员秦诗立:

浙江省电动船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引发广泛关注,因高水平发展电动船舶产业有利于加快补齐浙江航运绿色革命的短板,也利于成为海洋经济与绿色转型的“双引擎”。

航运一般被视为绿色运输,但其不仅占全球碳排放的约11%(仅次于能源、制造、汽车),且排放大量NOx、SOx、PM等污染物,为了保护环境,我们需要像重视新能源汽车的研制、推广一样,兴起航运的绿色革命。

相对广东、福建、河北等省份,浙江电动船舶产业发展需加快追赶步伐,将其打造为海洋经济与绿色转型的“双引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推进:

首先,作为海洋经济增长新动能,要抢占产业新赛道。目前全球电动船舶渗透率不足1%,但市场增速迅猛(预计2030年全球份额达15%)。浙江需凭借内河航运大省优势、港口资源及先进制造业基础,加快打造全国领先的电动船舶产业集群。

其次,要加快突破核心技术与标准瓶颈,抢占关键制高点。依托浙江省电动船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聚焦电池续航、充电效率、船舶智能化等卡脖子环节,强化联合攻关、强化“两创”融合,强化“船-岸-电”全链条标准制定等。

再次,作为海洋经济绿色转型新抓手,要强化政策与资金支持。对首台套电动船舶及动能电池等核心部件给予奖励,并延长保险补偿周期;探索船舶充换电峰谷电价政策;推动港口岸电设施与电网协同,实现绿色电力直供,以降低电动船舶购买、运营成本。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