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建卫生报】
近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
《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成像图谱——影像分析与解读》
一书正式面世。
该书由山西省眼科医院王晓刚博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黄锦海教授联合主编,福州眼科医院副院长、白内障科主任叶向彧博士团队受邀参编。

本书首次系统阐述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成像原理及其在各类眼前节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与新进展,助力提升眼科医生对眼前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推动眼科OCT成像技术的发展。
书中第十五节《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与可植入式接触镜》由叶向彧博士团队主笔,系统阐述了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AS-OCT)在可植入式隐形眼镜(ICL)手术全流程中的应用,涵盖术前生物参数精准测量、晶状体型号选择及术后效果评估等核心内容。

该章节结合福州眼科医院千余例临床数据,为高度近视ICL手术的规范化、精准化提供了专业参考。
引进OCT新技术
开启“高度近视ICL精准智能新时代”
福州眼科医院作为福州地区首批引进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设备(Casia 2)的医疗机构,并将其应用于高度近视ICL手术的术前评估与术后随访。

叶向彧博士向前来医院参观学习的八闽医师们介绍Casia 2设备
Casia 2通过高分辨率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可精确测量眼球前房深度、角膜直径、晶状体厚度及前房角等关键参数,为高度近视ICL患者术前型号选择、个性化手术设计、手术效果评估等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从临床实践到著书立说
叶向彧博士团队不断精益求精
技术突破
早期的ICL手术设计仅参考少量参数,出现“型号不符”的几率较大,且术后ICL位置评估不精准;新一代扫频OCT设备(如CASIA 2)眼球组织扫描范围大、清晰度高、数据分析全面,并配备新型ICL型号计算公式,为ICL的设计提供有力保障。
叶博士团队通过熟练掌握OCT设备、临床应用验证,数据分析和总结,建立了高度近视ICL手术流程和规范,并汇编成图文并茂的专业书,具有很好的临床参考作用。
公益担当
2020年,叶向彧博士团队为援鄂归来的福建医护英雄实施免费ICL手术,以清晰视界致敬逆行精神。



精益求精
在高度近视、白内障和老花眼等疾病的诊疗领域,叶向彧博士团队始终秉持专注、严谨、创新的专业精神,累计完成手术3万余例,并于2019年和2020年先后主编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眼球生物测量与IOL屈光力计算》和《白内障合并散光的评估与治疗》两部专著。

目前团队已主持省、市级课题19项,发表国内外核心学术论文40余篇。已开发术源性散光(SIA)计算与评估软件、角膜激光术后FY-L的IOL计算公式和FY-IOL通用计算公式等,并申请软件著作权35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
(张帅)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编辑:李子
审核:黄美辉、陈静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