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好书,令自己愉悦。与别人交流、分享,还能碰撞出思想和观念的火花,拉近彼此关系。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社区经常举办读书会,老住户和新邻居、年轻人和老年人,双方因为爱读书而熟悉的情况很普遍。浓郁的读书氛围,正逐渐成为人们社交的新渠道。
结交朋友
“走,一起去参加读书会。”家住安宁街89号院的陈丽娜与邻居王亚楠,每周会结伴到社区。她们都喜欢读书,在玉园南社区的读书会上认识,很快成了朋友。
去年的一次读书分享环节,陈丽娜讲述了《窗边的小豆豆》里的教育观点,王亚楠聊起了《正面管教》一书中的育儿技巧。沟通发现,两个人的孩子年龄相仿,都在上幼儿园。作为家长,带娃中遇到很多相似的困惑,马上找到了共同话题。
此后,她们常来常往,分享书单、交流育儿心得,成了无话不谈的好闺蜜。有空时,两家人会一起外出旅游,关系越来越亲近。陈丽娜说:“真没想到,一本书,为原本陌生的两家人,搭建起了友谊的桥梁。”
玉园南社区书记魏群萍表示,读书会长期举办,来参加的居民中,有不少人借此认识了身边的邻居,关系越处越融洽。
读书搭子
63岁的栗巧巧,退休后在阅读中找到了乐趣。此前,她常去市图书馆借书,去年搬至奥林匹克花园南区后,惊喜地发现,家门口有了太图自助图书馆。
当时,她站在借阅设备前,琢磨该咋用,碰巧西华苑东社区网格员侯梓萌经过,热情地过来做示范。一番讲解,老人学会了。交谈中,老人得知这名年轻人也爱读书,并且都喜欢中国现代文学。
此后,两个人经常交流关于阅读的点滴。有时,老人来到社区,向侯梓萌推荐自己刚读完的书。有时,侯梓萌帮老人网购几本刚上架的新书。逐渐,她们成了关系甚好的忘年交。栗大娘笑着说:“小侯,用你们年轻人的话说,咱俩是一对读书‘搭子’。”
快速融入
午后,众纺路社区阅读室内,63岁的吕彩香手持一本《山茶文具店》,与邻居们分享读后感。她是一名退休教师,半年前从四川来到太原,帮忙照看孙子。
刚来时,老人谁也不认识,有点不适应,整天就窝在家里。后来,网格员王蕊得知老人爱读书后,邀请她加入社区读书会,可以更快融入新环境。老人爽快答应,接连去了几次,收获很大。
读书会每周举办,吕彩香很快认识了其他爱读书的老人。当中,有久居于此的老住户,也有与她一样的外乡人。他们从喜欢的书籍,聊到日常琐事,谁家遇到啥难事,都会主动伸手帮忙。吕彩香感动地说:“身边有这么多热心人,让我很温暖。”
一起进步
23岁的王子馨,住在恒大滨河左岸小区。此前她常到滨体社区的共享自习室复习,备战考研。参加社区的读书会,与其他人交流心得,成了她学习之余的一种放松方式。
有一次,大家讨论《寻觅意义》这本书,当有人读到“我们背负小小的行囊,走在这时代的荒野上,去体验生命本身的价值”时,立刻引起王子馨的共鸣,当即从社区图书室内借阅。读完,曾经面对考研的压力和迷茫,缓解了许多。
如今,研究生笔试结束,王子馨依然每周二下午赶来参加读书会。在网格员郭文媛的邀请下,她另外参加了两个线上读书分享会,短短几个月,读完了《追风筝的人》《傅雷家书》《城南旧事》等十余本书,还认识了不少“书友”。王子馨表示,会继续读下去,与大家一起进步。
太原,书韵飘香。人们从文字中汲取知识、思想和灵感的同时,也更愿意与他人分享一本本好书,共同感受阅读的快乐。全民阅读的氛围,越来越浓。
记者 李涛 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