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山贵水领袖情·回访记|贵阳市花溪区黄河路街道:老旧小区“改出”居民新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2 07:45:00

2011年5月9日,习近平同志到贵阳市小河区瑞华社区(现花溪区黄河路街道)考察时强调,要把社会管理寓于为群众服务之中,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21年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街道金元社区考察时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要坚持为民服务宗旨,把城乡社区组织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好,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牢记殷殷嘱托,贵州围绕“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坚持党建引领,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以问题为导向、以为民服务为宗旨,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不断增进居民群众福祉,着力把城市社区建设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

【山乡巨变入画来】

4月11日一大早,家住华阳社区金科·中泰天境小区的符鸣芳,步行出小区大门,向左不到10分钟就走到菜市场,买菜回到家,前后就30分钟。“现在生活太方便了!”她竖起大拇指点赞道。

居民有所需,社区有所为。城市社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看得见、摸得着、实打实的民生实事。符鸣芳的点赞是黄河路街道推行“一圈两场三改”换来的。

2011年5月9日,习近平同志到贵阳市小河区瑞华社区(现花溪区黄河路街道)考察时强调,要把社会管理寓于为群众服务之中,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贵阳市花溪区黄河路街道华阳社区儿童游乐园。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张丽 摄

把殷殷嘱托转化为奋进动力。黄河路街道立足民生需求,近年来共实施包括城市“一圈两场三改”项目79个,“15分钟生活圈”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农贸市场、停车场提质升级,原来的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变成居民“幸福港湾”。

站在珠江路农贸市场入口处,菜场明亮通透、干净整洁,菜品种类齐全且新鲜。

在背街小巷摆摊卖了10多年菜的杨妮,见证了珠江路农贸市场的变化,“以前我们在马路边摆摊卖菜,风吹日晒,灰尘大,车辆横穿,很不安全,现在我们全部搬到农贸市场里面来了。”

贵阳市花溪区黄河路街道华阳社区居民周碧英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生活越来越红火。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丽 摄

黄河路街道先后对3个便民、利民、惠民的农贸市场、生鲜超市进行改造提升,同时先后建设投用停车场项目4个,新增停车位800个,缓解居民“停车难”。

“我们这是老旧小区,以前停车花20分钟都难找到车位,现在小区内修建了两层停车楼,几分钟就能停好车。”黄河路街道金竹苑小区居民赵利说。

走进改造后的华阳社区金科·中泰天境小区(原华阳厂家属区),道路平坦宽敞,车辆有序停放,健身器材焕然一新,居民们在社区里锻炼身体、唠家常。“你来我们这里采访,每天都能撞见不一样的‘幸福’。”正在溜娃的居民陈小芳笑着说。

贵阳市花溪区黄河路街道华阳社区一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丽 摄

改的是社区功能设施、人居环境,“圈”出的是居民新生活,提升的是获得感、幸福感。随着一个个“一圈两场三改”项目落地,不断重塑着黄河路街道的城市肌理和样貌,为群众交出一份温暖而幸福的民生答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晏惠轩 牟元媛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杨韬

三审 周文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