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唯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母爱是人类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天山雪莲没有母爱的圣洁,浩瀚的宇宙没有母爱的深远,辽阔的海洋没有母爱的宽广。母爱如山,母爱似水,母爱无边。
母爱是深沉的,让你感激不已;母爱是含蓄的,让你琢磨不透;母爱是浓郁的,让你感受颇深;母爱是甜美的,让你心旷神怡。母爱让我们在成长中更坚强!古诗中有不少艺术水平很高表现母爱的作品,现选择八首描写母爱的古诗,和大家一起来欣赏,看看它们的诗眼在哪里?
第一首诗:唐代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爱的老母为即将出门在外的儿子缝制衣衫,儿子就要远行了,老母亲手中的针线细细密密地缝啊缝,心里就怕儿子远行在外迟迟难归。谁说像柔弱小草一样的儿女,能够报答像春天阳光一样的慈母的恩泽呢!
这是一首满含深情赞颂母爱的诗,孟郊一生孤苦贫困,早年隐居山林,近50岁才中进士,随后只担任溧阳县尉这么一个小官。写这首诗时,孟郊还在溧阳任上。由于孟郊长期与母亲分离,到处漂流,慈母的深情常年萦怀于心,对母亲的爱和对母子分离的痛苦感受很深,这些促使他写出了这首生动赞美母爱、表达母子之情的诗篇。全诗语言清新淳朴,感情真挚深厚,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颂,尤其为背井离乡的游子所喜爱。
这首诗的诗眼是“寸草”二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全诗的升华,在赞美母亲的同时,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诚挚的爱和无限的感激之情。用 “寸草”比喻子女,用三春晖比喻母爱,以“寸草”不能报答春天阳光的照耀比喻子女尽管对母亲有孝顺之心,却也难以报答得了母亲深厚的爱和母亲所给予自己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无私的奉献。
作者简介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人 ,唐代著名诗人。四十六岁时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后任职河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第二首诗:唐代李商隐《送母回乡》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将车子停下来,茫然地回顾周边,感觉自己就像楚囚一般困顿窘迫。忧愁伤感从中蓦然升起,悲伤的眼泪如鲠在喉。慈母刚刚得了重病,我就想要送她去拜访名医。可是就在当车子急迫接送时,苍天就无情地带走了我的慈母!母爱无边,无所为报,那么人生在世还有什么可以追求的呢!
这首诗抒发了李商隐对逝母的怀念和懊悔,武宗会昌二年(842年),李商隐重入秘书省不到一年,母亲去世,因为小时候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与母亲的感情很深厚,母亲的去世对他打击很大,所以写了这首“送母回乡”诗来表达丧母之痛。全诗构思新奇,风格俊丽,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这首诗的诗眼是“报”字,“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如果不能回报母爱,人生在世有什么意义呢?这是在怀念母亲,同时也是对子女的警醒和劝诫,如果在母亲生前不能尽孝,去世后有再多的思念,写再多的语言,又有什么用呢?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第三首诗:唐代陈去疾《西上辞母坟》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高盖山头映射在落日余晖下,黄昏时我独立林中,只有几只鸟儿归宿窝巢。在母亲坟墓前祭奠几滴白酒,止不住泪水流了下来,再也听不到母亲叮嘱我早早回家的声音了。
这是诗人回乡给母亲上坟所作的一首诗,描写了黄昏时在母亲坟墓前祭奠的情景,回想起母亲叮嘱自己早早回家的过去,现在再也不会出现了。此情此景描写的细致入微,感人至深。
这首诗的诗眼是“嘱”字,“不见丁宁嘱早归。”母亲已经去世了,以后再也没有人叮嘱我早早回家了,想起这不禁伤心落泪。母亲的恩情真是无法报答,只有上坟祭奠才能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作者简介
陈去疾(约公元835年前后在世)字文医,唐代侯官人,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举进士及第。历官邕管副使。去疾所作诗,今存十三首。(见《全唐诗》)。
第四首诗:宋代王安石《将母·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带着母亲来到了邗沟,但家尚留在白紵。母亲在月圆之夜突然听到杜鹃的声音,想起离家在外的儿子。虽然天南地北相隔万里,但心中依旧是深深的牵挂。
这首诗是描述母爱的,这种题材与类型的作品在王安石诗中独树一帜。这首诗寥寥数语,刻画出月圆之夜听到杜鹃啼叫,母亲和儿子深深牵挂对方的动人情景。
这首诗的诗眼是“闻”字,“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诗人与母亲所在之处,一个在南一个在北,母亲留守在家自己漂泊在外,母亲是留家白邗,十五的月亮伴随着杜鹃的声音,空旷而寂寥,夜深时母亲牵挂着远方的儿子,母子连心令人动容。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第五首诗:元代王冕《墨萱图》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为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母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萱草花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代表母爱之花,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这首诗写尽了天下母亲的伟大,也写尽了天下游子的心声,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母爱那都是这个世界上最令人难以忘怀、最令人感动、最是令人无以回报。写得情深意重,令人读了感慨万千,是描写母爱的一首非常经典的作品。
这首诗的诗眼是“倚”字,“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这两句可以说是这首诗的点眼之笔,也是这一整首诗中,最为动人的一句,那慈祥的老母亲时常是会倚着门框,双眼盼望远方的孩子,谁能够有母亲明白,那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清苦。诗人在这里把母亲的形象给塑造了出来,让人看到了一位年迈的老母亲,倚在自家的门框边,双眼望着远方的路,盼望着自己的儿子回来。
作者简介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第六首诗:元代与恭《思母》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看到寒霜把芦花摧残,不禁落下了伤心的泪水;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再也不会到门口倚靠着柴门盼望我、看望我了。去年五月梅雨时节,家中粮断,只好典袈裟籴米回家,奉养母亲。
这是一首饱蘸生活气息,充满真情实感的思母诗。与恭出家之后未久,其父去逝,唯留老母贫苦独守。恭公虽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负母恩。虽然自己过的也是清贫淡泊的生活,仍时时接济老母。现在母亲也走了,留下的只是满腔怀念。这首诗并没有华美的词藻,只是用极普通的词语,叙述极平凡的往事。
这首诗的诗眼是“典”字,“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去年五月归家省亲时的情景: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季节,僧人典当了法衣,买了些粗米拿回家侍奉母亲,而白头的母亲就是在柴门边盼望着儿子的的归来。这似一首低回沉婉的曲子,响着余韵,久萦心间。然而,诗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读来令人深为感动,惋叹不已。
作者简介
与恭字行己,号懒禅,上虞人。馀姚九功寺僧。
第七首诗:清代黄景仁《别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即将去往河梁,掀起门帘依依不舍地与母亲告别,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感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公元1771年(清高宗乾隆三十六年),黄景仁外出为官府办事,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拜别老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分别时的悲伤心情。全诗用白描手法表达了诗人与母亲分别时的忧愁、无奈、痛苦与感伤,语言清切,音调极佳,使人回肠荡气,极受感动,是爱母作品中不朽的绝唱。
这首诗的诗眼是“惨惨”二字,“惨惨柴门风雪夜”,诗人表述了告别老母的时空环境,表明自己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凄楚难熬的无奈。此情此景,风雪因柴门而更为肆虐,柴门因风雪而更为难忍,此时向老母告别,除了“惨惨”还有什么可说呢?最后,诗人集愧疚、自责、痛恨于一身,发出了“此时有子不如无”的感慨,使个人情感得到升华,告诫世人,养子无用,不如不养。因此,更具感染力。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著有《两当轩全集》。
第八首诗:清代蒋士铨《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亲的爱子之心是无穷无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过年之前能够返家。她为我缝制棉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的艰难。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忍诉说漂泊在外的劳累辛苦。
公元1746年(乾隆十一年),蒋士铨于年终前夕赶到家中,深感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之情,故有此诗。可谓情真意切,语浅情浓。该诗是一首表现骨肉亲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述久别回家的游子与母亲相见时的情景,颂扬了母爱的深厚和伟大。
这首诗的诗眼是“愧”字,“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这里通过直抒诗人的惭愧心情表达出母子之间的深情。在慈爱的母亲面前,诗人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另一方面也感到十分内疚,由于自己出门在外未能在母亲膝下承欢尽孝,深感未尽到人子的责任,从而辜负了母亲的拳拳之心;所以诗人感到非常惭愧,表现了复杂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诗眼是诗之眼,是点睛之笔,是指一句中或一篇中最有灵气的一笔。一字妥贴,则全篇生色。一字传神,能使全篇达到一种新的艺术境界。好友们:您认为呢?请发表高见。欢迎一起分享、讨论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