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我们考虑死亡要多于考虑生存呢?为什么我们将死亡看作一种解脱,看作一种希望的承诺呢?为什么死亡里会有比生命更多的快乐和喜悦呢?为什么我们需要把死亡,而非生命看作是一种新生呢?我们实际上想要从存在的痛苦中逃离到一种未知的力量所掌握的承诺和希望里。
二、生存就意味着冲突和苦难,既然我们一直告诫自己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向死亡诉求奖赏。死亡究竟是一种荣耀还是一种逃避,这要看生命中经历过多少艰辛。我们要忍受生活,要迎接死亡。又一次的,我们陷入了对立面间的冲突之中。
三、对立中不存在真相。我们不理解生活,不理解当下,所以我们指望未来、指望死亡。而明天、未来和死亡能带来了悟吗?时间会打开通往真实之门吗?我们一直在关注时间,于是过去与现在、未来交织在一起。我们是时间,是过去的产物,所以我们逃离到未来,逃离到死亡之中。
四、当下才是永恒的。永存是无法通过时间来体验的,现在永远存在。即使逃离到了未来,现在永远是当下。当下可以通向过去。如果我们不能在当下理解现在,那么我们就无法在未来理解它。
五、也许,所爱之人的死亡会给一个人带来悲伤。这种悲伤所带来的打击会麻痹这个人,使其变得迟钝。而当他从中走出之时,又会想要逃离那种悲伤。没有人陪,于是养成独自一人的习惯,死亡带来的失落感和孤独感引发了痛苦,而他本能地想要从这种痛苦中逃离。他希望得到安慰,来缓解这种折磨。
六、折磨是无知的表现,这个时候,一个人要做的是不要使逃避、慰藉、解释和信仰钝化身处悲伤之中的心灵,要强烈觉察到痛苦以及对安慰的需求,此时,空虚和悲伤就可以得到转化。因为如果你寻求逃避,悲伤就会继续。想要不去逃避,不去寻求慰藉,这的确非常困难,但是唯有强烈的自我觉察能力才能根除悲伤的根源。
七、我们在死亡中寻求不朽,在生与死的运动中渴望永恒。我们陷入时间的不断变迁里,因此我们渴望无限。而处在阴影之中,我们又信仰光明。死亡不会带来不朽,而只有在没有死亡的生命里,不朽才会存在。
八、在生命里我们了解死亡,因为我们依附于生命。我们不断收集,我们不断成为。因为我们不断收集,死亡便随之而来,而又因为了解死亡,于是我们紧握住生命。
九、对于不朽的希望和信仰并不是对不朽的体验。信仰和希望必定会终止不朽的步伐。你这个信仰者,欲望的制造者,必定会终止不朽的进程。正是你的信仰和希望加强了自我,于是你所知晓的就只有生与死了。
十、随着渴望的终止,冲突的根源的终结,创造性的安静就会到来,且在这种安静之中,生与死都不复存在了。此时,生命与死亡便会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