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政协常委银花:大漠里的“铿锵玫瑰”

更新时间:2025-07-14 22:50:00

△2023年6月27日,银花(右四)在“第二届沙漠轮椅挑战赛”活动现场看望运动员。(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银花: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政协常委、阿拉善盟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扶残助残先进个人”,阿拉善盟“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称号。

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在模范代表中,一位身着民族服饰的蒙古族女性代表尤为引人注目,她笑容恬雅、眉宇间透着随和温婉的神采,她就是被大家称为“铿锵玫瑰”的银花。

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2019年,银花调任阿拉善盟残联理事长。上任伊始,她便带队深入全盟残疾人家庭调研,3个多月走访200余户,笔记本上记满了残疾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谁家老人缺医少药,谁家房屋需要修缮,她都一一盯办落实。其中最让银花难忘的,是一个因先天性脑瘫无法走路的儿童,因家里无力负担康复治疗费用,错过了康复治疗的最佳时间,只能依靠轮椅行动。“孩子转动轮椅在人群中来回穿梭的情景,不停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太揪心了。”

银花决心要推动残疾儿童的康复治疗事业,让残疾孩子在最佳年龄段得到应有的康复治疗。她对走访中筛选出的45个典型案例进行两年持续跟踪调研,详细了解残疾儿童成长及康复治疗状况,多次与盟政协提案委、卫健、医保及相关医疗机构座谈、征求意见,形成调研报告,受到盟委行署的高度重视。

2022年,成为政协委员的银花,将政协委员的使命与残疾人事业深度融合。她先后提交《关于阿拉善盟残疾儿童康复治疗按床日付费管理的提案》《关于加强公共无障碍环境建设 提升城市建设服务水平的建议》《关于建设阿拉善盟残疾人文化体育中心的建议》《关于增设公交站点的建议》《关于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建议》等多件提案和多个社情民意信息,有解决残疾儿童“康复贵”的民生之需,有破解残疾人“出行难”的城市治理之策,有谋划残疾人“发展权”的长远布局,每一件提案都直指残障人士的急难愁盼问题。多件提案被列为年度重点督办提案,其中两件被列为盟级领导重点督办提案。

2024年1月,《关于阿拉善盟残疾儿童康复治疗按床日付费管理的提案》正式落地,有效解决了阿拉善盟0-7岁残疾儿童家庭康复治疗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全盟27名儿童享受到按床日付费政策的救助。”银花欣慰地说。

在银花的推动下,阿拉善盟全盟城区新建道路的盲道、坡道等无障碍设施覆盖率达100%,医院、飞机场、体育馆、图书馆、银行等公共服务场所均开通了无障碍通道,残疾人参与生产生活更加便捷。

“娘家人”不缺席

2023年初,志成辅助性就业机构的马大姐愁容满面。她的公司里有30多个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重度肢体残疾职工,商铺房租、水电暖费、进货原材料费、店员工资像滚雪球般压来,马大姐觉得快要撑不下去了。残疾人家属也焦急万分,找到银花寻求帮助。“要是没了马大姐,日子咋办呢?”看着他们焦急又期盼的眼神,银花第一时间协调地方政府、热力公司,争取到了新的办公场地以及租赁费、取暖费的减免。马大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有你这样的娘家人帮衬,我愿意一直干下去,直到我干不动那天。”

这样的场景,在银花20余年的扶残生涯中重复了无数次。残疾大学生毕业后通过事业编制考录笔试、面试,在体检环节受阻时,来找银花;残疾人房屋因暴雨淋塌了,来找银花;残疾人养羊销路不畅了,也来找银花……残疾人群众把银花当做“娘家人”,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找银花帮忙。

银花也视残疾人为自己的“家人”,牵挂着每一个“家人”的安危冷暖。在全面落实“两项补贴”、代缴社保、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奖补等政策的基础上,为了让地处偏远的阿拉善盟残疾人能够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福利政策,她积极对接内蒙古自治区残联、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争取各类助残资源:让多重残疾儿童能够及时免费接受康复治疗的“阳光鹿童”项目、让边境牧区的残疾人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温暖的“大爱北疆 慈善草原行”项目、为吸纳残疾学生就读的学校提供图书资源的“云朵计划”……一个个助残项目在阿拉善顺利实施。

银花还联系界别委员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帮助残疾朋友开展手工产品直播和“善助”微心愿认领,孙刚德、黄勇、伊拉勒图等委员踊跃参加。在银花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政协委员和社会人士参与到扶残助残事业之中,爱心在大漠上持续传递着。

绽放别样精彩

“心志的力量远胜于肢体的局限。”这是银花始终坚信的一句话。点燃残疾群众对生命的热情,是扶残助残最关键的举措。

2020年,在银花的推动下,首届“沙漠印象”轮椅挑战者大会在阿拉善举办。为确保大会顺利举办,银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外省的残疾人怎么来阿拉善?酒店及赛场的无障碍设施怎么样?残疾人在沙漠里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完备?银花亲自协调,逐一落实。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比赛取得了圆满成功。银花最高兴的,却是运动员们的欢呼:“我这辈子都没敢想过,我能来到沙漠看星空!此生无憾了!”

如今,该赛事入选“全民健康典型案例”,阿拉善盟也成为赛事永久举办地。

如何让残疾人有机会走出家门、融入社会?银花还在不断思考。她长期资助、帮扶10多名残疾学生和残疾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除此之外,她还多方奔走,呼吁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走访企业“拓岗”,鼓励社会助残公司实施“电商直播培育”项目,策划大数据标注、无人机操作等新业态培训……在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自力更生,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

“希望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文明风尚成为每一位公民的自觉。”银花的话语背后,是无数个深夜修改提案的灯火、无数次顶着风沙走访牧户的足迹,无数回为残疾人权益据理力争的坚守。她如坚韧的铿锵玫瑰,扎根基层土壤,为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让生命在无私奉献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通讯员:李铁艳 彭英伦

文字编辑:王亦凡

新媒体编辑:李婧然(实习)

审核:李木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