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见绿,推门见睦,曹杨新村街道楼组建设显成效

更新时间:2025-08-19 08:26:00

曹杨新村街道以党建引领自治共治,深入挖掘楼道文化的独特魅力。以“一楼一特色”的视角,讲述居民在党建引领下自治共创的动人故事,展示“小楼道”撬动“大治理”的探索实践,呈现街镇在楼组文化建设中推动基层治理的创新成果。

一抹新绿,能够点亮昏暗的楼道;一份参与,能够凝聚治理的合力。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中,南梅园居民区以 “养绿” 为切入口,邀请社区居民拿起绿植这一“画笔”,共同描绘楼道的生机与温情。让“党建红”引领“生态绿”,让“微景观”联结“大民心”,让“小家”携手扮靓“大家”,让每一栋楼都成为 “推窗见绿,邻里相暖”的幸福家园。

电梯旁的“绿意”见证

曹杨五村414号楼

走进曹杨五村414号楼,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电梯以及生机勃勃的绿植,整个楼道充满了温度和暖意。该楼栋先前完成了加装电梯,从政策咨询、费用分摊、方案选定到施工协调,每一步都在基层党组织的有力引领下,由居民代表、党员骨干组成的自治小组主导推进。楼组建设承载着邻里间守望相助、合力克服困难的集体记忆,是展现基层治理效能、增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具体缩影。

“双子楼”的“绿色韵律”

兰溪路59号楼、63号楼

兰溪路59号楼与63号楼,因其一致的楼型与相仿布局,并同步启动完成加装电梯,被居民亲切唤作“双子楼”。走进“双子楼”,映入眼帘的是规整有序的信报箱传递着日常生活的条理,点缀其间的茂盛绿植则为楼道注入了自然的灵动韵律。居民们还自发形成了一套养护公约,共同守护楼道内的盎然生机。楼组建设成为了社区自治凝聚力的生动体现,有效拉近了邻里情谊。

以“绿”为媒的活力空间

常高公寓16号楼

常高公寓16号楼是一个充满温馨和生机的楼组。步入其中,洁白瓷砖与整洁地面构成清爽基底,墙壁上错落悬置的精致木质花架与绿植挂饰,让盎然绿意流淌其间,为空间注入蓬勃生机,而这些都是居民自发组织、精心养护的成果。楼内居民还建立了“养绿互助群”,从哪盆花期将至需要共同照料,到哪位邻居身体不适需临时搭把手,邻里间的互助温情在线上悄然流转。小小绿植,以其无声的生命力,成为了楼组温情的微妙联结。

推窗见绿,推门见睦,南梅园居民区这抹由“党建红”精心点染的“生态绿”,是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创新的蓬勃脉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