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西庄子村村民喜领分红——“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

更新时间:2025-08-12 10:14:00

8月11日,米东区羊毛工镇西庄子村,村民排队签字领取收益分红金。(记者陈岩摄)

新疆网讯(记者贾梦妍)8月11日清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羊毛工镇西庄子村的村委会大院里已是人头攒动。

1944名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同一种期待与喜悦——他们将首次领取村集体合作社的分红款,总额36万元。这是该村集体收入突破200万元后,首次将产业发展的“大蛋糕”分给每一位村民。

村委会大院里沉甸甸的喜悦

清晨9时,队伍井然有序,村民们的目光热切地聚焦在主席台上那堆摞成小山的现金上。

“李翠英,1040元!”“储玲,600元!”随着会计的点名,村民依次上前签字、按手印,接过那份沉甸甸的喜悦,现场掌声与笑声此起彼伏。

“村集体挣钱了分给我们,我打心底里高兴!”48岁的李翠英攥着6口人的分红款,笑得合不拢嘴。她现场算起了“幸福账”:家里18亩地流转给合作社,年租金稳稳当当2万多元;在村里的产业项目打工,年收入约3万元;如今又添上这笔分红,“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

村委会主任李军仁望着这喜气洋洋的场面,话语铿锵:“我们要让村民的口袋和心里,一起富起来!”

乡村振兴的“三资”盘活

西庄子村这喜人的分红场景并非凭空而来,其背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劲东风,特别是乌鲁木齐市乃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化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源、资产)管理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将其视为关乎农民切身利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充分保障集体成员权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部署“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这些顶层设计,为新疆和乌鲁木齐市推进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西庄子村,正是这场深刻变革的生动注脚和直接受益者。2020年起,该村乘着政策的东风,积极响应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关于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部署要求,将“摸清家底、管好用好”作为突破口。

管好“钱袋子”的乌鲁木齐实践

过去,西庄子村和许多村庄一样,面临着集体资产底数不清、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过去村集体穷,说话没人听;办事没底气,承诺怕落空。”李军仁回忆起当初动员村民流转土地的艰难,“不少人心里打鼓:‘租金能不能兑现?’”

改变的契机,源于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近年来把农村集体“三资”问题集中整治作为“三农”工作重点,通过全面清查、规范管理、强化监督等措施,推动“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在乌鲁木齐市的指导和米东区的具体推动下,西庄子村扎扎实实开展了清产核资工作,对集体土地、房屋、商铺等资源进行了彻底摸排、登记造册、确权到村集体。这为后续盘活资源奠定了坚实的“数据账”基础。

更关键的是制度保障。乌鲁木齐市严格落实自治区要求,推动建立和完善“三资”管理、“四议两公开”等操作流程,强化监督机制。西庄子村将集体资源通过规范的发包流转、租赁经营等方式进行运营,所有流程公开透明,收益分配方案由村民集体决策。这些制度就像一道道“防护网”有效防止了集体资产流失和被挪用,确保了每一分集体收入都用在刀刃上,最终能惠及村民。村民们的疑虑,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制度运行中逐渐消散。

“三大支柱”撑起强村富民路

有了清晰的“家底”和规范的制度护航,西庄子村的集体经济活力被充分激发。通过整合盘活,村集体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2024年,历史性地突破了200万元大关!土地流转金、房屋租金、商铺租赁金,构成了支撑村集体经济的“三大支柱”。

“现在不一样了!”李军仁感慨,“村集体有钱办事,说话硬气了,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都鼎力支持。”村民不仅按时足额拿到土地流转租金,如今更首次享受到了集体经济发展的分红实惠。从担心“租金能不能兑现”到共享“分红蛋糕”,村民参与集体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西庄子村作为米东区耕地面积最大的村,在“三资”盘活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引进新品种发展特色种植,探索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振兴路径越走越宽。

分红之后是更大的希望

分红,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的起点。李军仁信心满满地宣布了村庄的新蓝图:“我们要把‘租金+分红+务工’的共富模式做得更大!今年计划成立专业的农业公司和农机服务公司,吸引种植大户合作,延伸产业链条,让村民共享更多发展成果。”

村民马建军的未来规划与村庄发展同频共振:“我打算报名参加农机手培训,以后就在家门口开拖拉机,收入稳定还能顾家,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分红大会散场,暖意仍在流淌。村民们三三两两讨论着“幸福款”的用途——有人计划买更优质的种子化肥,投入来年的生产;有人盘算着给孙子孙女添置新衣……这些朴素的愿望,正是乡村振兴最温暖的注脚。

西庄子村党总支书记马辉说:“乡亲们放心,跟着党的好政策走,咱们好好干,明年的分红只会更多!我们要让西庄子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标杆!”

此刻,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的这个小村庄里,在祖国大家庭的深情厚爱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乡村振兴变得无比具象:它是村民攥在手里实实在在的分红款,是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灿烂笑容,是李翠英算出的“幸福账”,更是马建军写在田野上的未来希望。这生动的图景,正是新疆各族人民在祖国怀抱中团结奋进、共创美好生活的时代缩影。

相关推荐